为众人之光:卫斯理教会社区在 2025 年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为主发光

原文 (英语) 作者: 胡君睿 (John Lagman)
翻译: 方希恩

从8 月 22 日至 9 月 6 日,跨越三个周末八个夜晚,卫理公会卫斯理堂第二次参与第 16 届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 (Singapore Night Festival 简称:SNF),福康宁山在卫斯理堂的参与下,既象征性地、也实际地被点亮了。今年是新加坡庆祝SG60 周年国庆也是卫理公会卫斯理堂建堂140周年纪念。

蒙福为要成为祝福, 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Wesley@NightFest, 简称:W@NF)今年再度精彩回归,作为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Singapore Night Festival, 简称:SNF) 庆祝 SG60:岛屿之夜璀璨夜晚的一部分,以更盛大、更精彩、更璀璨的面貌,于八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夜晚中闪耀登场。在这场盛会中,超过800名充满热情的卫斯理堂义工在超过1000个岗位上服事,为教会家庭及新加坡社区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有真人演员参与的拍照亭、折纸创作区、音乐表演等等,所有这一切,皆围绕着融合多元文化的主题“山上之光:岛屿庆典” (Light on the Hill: Island Celebrations) 而启发。

华文事工义工团在W@NF第三晚喜乐地服务

“在这繁华的都市中,我们很容易失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提供了一个空间,让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我们社区的温暖,更能亲眼见证上帝的爱在行动中展现,”卫理公会卫斯理堂主任牧师邝烈文牧师 (Rev Raymond Fong)分享到。“在服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付出;我们自己也在被更新与改变,反映出我们从基督所领受的盼望与恩典。”

“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完美地诠释了‘山上之光’的含义。它不仅仅是用明亮的灯光照亮一个实际的空间,而是我们的社区合一同行,把基督的光带给新加坡。这次的活动见证了教会团结服事的力量,” 邝烈文牧师补充道。  “看到超过一千名来自不同背景的义工,愿意奉献时间与才干去祝福我们的社区,真的非常令人感动。这正是‘在城市中的教会’应有的样貌——一群拥有共同心志去爱与服事邻舍的群体。”

除了卫斯理堂合唱团和弦乐团的表演外,教会也很荣幸邀请到英华中/小学(ACS Barker Road 和 ACS Primary) 的合唱团,以及来自卫理公会音乐学院 (Methodist School of Music) 的团队来担任表演嘉宾。ACS Barker 中学校长 Khoo Tse Horng 表示:“我们非常荣幸 ACS(Barker Road)合唱团能够在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演出。”

Khoo校长认为合唱团的演出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见证了学生与教师们长期以来的努力与奉献精神。他补充道:“这完全呼应了我们学生信条的核心精神——培养学生发展他们的恩赐,以服事上帝与他人。我们感恩学生们能够很好运用他们的才华,用于服事并荣耀上帝,同时也祝福更广大的社区。愿一切荣耀归于主!最美好的还在后头!(The best is yet to be)!”

无论是50年代的文物、身着娘惹装的女生,或是热情的招待员,卫斯理堂的奉献精神都闪耀着光芒,将这座英式哥特式教堂的一部分改造成了一个热带小鱼村的天堂岛屿。然而,除了鲜艳的色彩、璀璨的灯光和欢笑外,真正让这座百年老教堂焕发活力的,是每一位义工身上所散发出的社区意识,对社区的关爱。那些夜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温暖,与卫斯理堂社区的心跳同步跳动。

除了炫目的灯光秀和丰富有趣的展台外,浓厚的社区氛围和义工们真诚的奉献精神成就了这场盛会。从现场演员、折纸指导员,到引导员和文化导览志愿者,卫斯理的义工齐心协力,将温暖与欢笑传递给每一位来访者。

当被问及为什么决定挺身而出时,“社区”几乎成为每位义工脱口而出的回答。对于增强现实(AR)照相亭的义工 Joanna Koh 来说,正是社区让她的小组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了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提供帮助的原因。作为卫斯理启发课程的常驻义工,Joanna 加入 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不过是她更大服事热情和回馈心意的延续。

同样地,作为岛屿主题拍照亭现场演员赵慧兰分享了她如何与朋友们一同开始参与这项服事。此外,她还谈到了社区以及社区支持的重要性,即使对于现场演员拍照亭的访客而言也是如此。

今年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负责所有拍照亭演员和城市速画的团队负责人许静慧承认,义工服事有时可能令人望而生畏,但她说:“我想鼓励那些在志愿服事方面犹豫不决的教会成员, 勇敢迈出第一步。”她指出:“在真正说‘好吧’之前,要开口答应确实不容易。”静慧也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提到这次服事意外地加深了她与卫斯理社区的连结:“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服事中是给予者,但其实在服事的过程中,我们反而得到了更多。”

在折纸摊位担任义工的 Jeanne Lim 称赞卫斯理社区在服事前所做的充分准备,确保每一位义工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她坦言自己原本完全不会折纸,但表示:“在接受了适当培训后,我不仅能够应对,甚至可以教授一些复杂的折纸作品。” 她也提到,只要置身于W@NF的氛围之中,就能体会到服事所需的多样技能与角色,无论是担任医护、接待,皆可找到合适的服事空间。例如,作为接待员的李敏麟,她鼓励性的微笑与充满朝气的举止,似乎让一群刚在圣殿表演完的英华小学合唱团男孩们脸上立刻洋溢出笑容。

正如卫理公会卫斯理教堂文化遗产导游何书泉所说:“卫斯理教会是‘在世却不属世’。这意味着,卫斯理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新加坡大家庭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走出舒适圈,积极参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广泛的社区。” 另一位导游李秀清也表示认同,并分享道:“我很享受向访客介绍卫理公会卫斯理堂在新加坡社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包括教育、医疗和慈善等方面的发展,不只是卫斯理堂,更是整个卫理公会群体努力的结晶。”

作为义工之一的胡艺胜医生(Dr Vincent Oei)在八个夜晚中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医疗支援员及AR大使等不同角色。他回顾这段服事经历时分享道,自己参与W@NF的初衷,不仅是为了服事卫斯理教会,更是为了祝福整个新加坡,尤其是整个百胜 (Bras Basah) 和武吉士 (Bugis) 一带的社区。他说道:“我们渴望将卫斯理打造成‘山上的明灯’。”

同样地,来访的卫斯理堂教友, Jonathan Tan 也分享了他对教会的盼望,希望卫斯理能成为一座“在城市中的教会”,一个无论是信徒或非信徒都能归属的灯塔。他提到许多教堂如今已成为游客喜爱的景点,并笑着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凭借卫斯理社区的温暖与深厚历史,教会同样也能成为那样一个受欢迎、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来自英国的外籍人士Sandi,在被教会灯光吸引后,无意中走进了卫斯理堂。那天,他和两位朋友从福康宁山下望见灯光映照下的教堂轮廓,便决定走上山一探究竟,尽管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卫斯理堂是否是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的一部分。然而,他们很快便受到热情接待,亲切的接待员不仅欢迎他们的到来,还引导他们前往各个精彩的摊位。Sandi表示,真正打动他的是卫斯理众多义工所展现出的那份温暖、热情与包容的氛围。

王成文, 华文事工外展附属事工负责人,也是8月24日义工团的副领队说道:“每一次服事都是亲身经历见证上帝全知全能的机会。我亲眼看见祂如何推动我们每一个人来仰望主、伸援手、照亮路,尤其是那些平时比较文静的弟兄姐妹,在当下尽然勇敢地邀请陌生人走进卫斯理堂。我深信靠着主恩典,有许多访客因为这一次的探访而对我们的教会,我们的主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在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见证上帝的作为,真是令人十分振奋与感动!”

总的来说,卫斯理堂在本届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SNF)中的参与,可谓在各方面都是一次巨大成功的盛会!从完美呈现新加坡怀旧风情的视觉美学,到来自访客、教友乃至公众的积极肯定,卫斯理社区齐心协力、合一服事的精神,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我和女儿们一同前往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她们还带了卫斯理爱心匹克球事工(Wesley Agape Pickleball Ministry)的朋友去逛逛。我特别喜欢GYM(Glowing Years Ministry)的尤克里里演奏,我期待往后再有机会参加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 这是74岁的教友梁萍女士在第四个夜晚以访客身份参加活动后的分享。

“我在卫斯理教会敬拜多年,”梁女士表示: “但这次参加了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的文化遗产之旅让我发现,我们所深爱的教堂还有那么多历史值得发掘。即使是卫斯理教堂教友也应该来参加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

为主闪耀光芒,在卫斯理堂事奉!
卫斯理堂@仲夏夜空艺术节的社区精神是否令你深受启发?每一次教会活动都是一个事奉神、彰显神光辉的机会,不仅在教会内,也在我们更广泛的社区中。我们诚邀您参加我们下一场活动。如果您有服侍的呼召,请通过 mm@wesleymc.org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如何参与的信息。

阅读英语原文

About the Contributor

Share This!

Related Pos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