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Reading Drive

24 April 2025 – 认清属灵的身份及信仰的传承

认清属灵的身份及信仰的传承 BRD反思: 历代志上 1:1-54 & 2:1-55 (Alice Hsieh, Pastoral Team Member) 阅读: 《历代志上》1-2章详细的家谱,从亚当到以色列十二支派,犹大支派预示了弥赛亚的降生,彰显神的拣选与救赎计划。体现神对祂子民的重视,及对历史的精确记录。表明神在历史中掌权,祂掌管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祂的计划永不落空。 观察: 本卷成书于以色列人被掳归回,神的计划不会因人的失败而终止。以东与以色列的敌对关系,藉此家谱提醒百姓,表明神掌管列国,及神对历史和每个人的关注,神通过历史成就祂的救赎,人的生命因此在神计划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应用:  * 身份与呼召: 认识自己在神计划中的位置,承担属灵责任。  * 信实与应许: 相信神的带领,耐心等候祂的时间。  * 世代的传承: 活出信仰,影响后代,确保真理得以传承。 行动: 1.确立属灵身份(彼得前书2:9):认定自己是神的子民,活在神的应许中。 2.承担属灵责任(约书亚记24:15):在家庭、工作、教会中见证神,引导人归向主。 3.忠心传承信仰(提摩太后书2:2):培育下一代,使神的真理不断延续。 祈祷: 慈爱的天父,祢是信实及掌管历史的神。求祢使我警醒,成为信仰的见证人,传承祢的真理。无论环境如何,都相坚持信仰,忠心地跟随祢的呼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祈求,阿们! 愿我们在神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以行动回应主的呼召!

24 April 2025 – 认清属灵的身份及信仰的传承 Read More »

18 April 2025 – 否认、矛盾、虔诚

否认、矛盾、虔诚 大斋期 2025 | 第39天 约翰福音 19:1-42 (Adriel Loh, 教会管理与风险委员会主席) 约翰福音第19章讲述了关于耶稣受审和钉十字架的故事,记载了耶稣的受难日。如果深入探究,我们会看到关于祂身份的激烈辩论——祂真的是上帝的儿子吗?在这个叙述中,我们发现三类人物有着截然不同的回应: 祭司长——否认的反应。 祭司长拒绝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若承认祂的身份,就意味着推翻他们的一切立场,并威胁到他们在宗教和政治秩序中的地位。他们维持现状的执念导致了强烈的偏见,使他们的判断力受蒙蔽,心灵对真相视而不见。对他们而言,耶稣必须是一个冒充者,必须被钉十字架。 就像祭司长一样,我们许多人也拒绝面对基督真正的身份。这是因为,如果耶稣真的是上帝的儿子,那么我们就不能再随心所欲地过自己的生活。因为有一位上帝,对我们的生命拥有主权。因此,我们选择活在否认之中,坚持认为上帝不存在,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却没有意识到,总有一天,我们都要站在祂面前,向祂认罪。 彼拉多——矛盾的回应。 彼拉多怀疑甚至可能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但在面对政治的压力下,他选择了妥协。他有权力释放一位无辜的人,但却缺乏勇气去这样做。简而言之,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心里相信一套,行为上却做着另一套。 就像彼拉多一样,我们许多人也经常活在矛盾当中。我们知道圣经的教导还有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但我们却缺乏顺服的勇气。我们害怕顺服基督所带来的后果,害怕得罪别人,害怕被人拒绝。因此,我们活在矛盾当中。可悲的是,这种矛盾会撕裂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无法真正得到平安,也无法真正获得喜乐。 约翰——虔诚的回应。 在整章经文中,约翰努力证明耶稣确实是上帝的儿子,是预言中的弥赛亚,并且祂的死亡成就了天父的救赎计划。叙述中的高潮是耶稣最后的呼喊“成了!” 。救赎已经完成,赎价已然付清。然而,在祂极度痛苦之中,我们仍看到温柔的一幕,耶稣把祂的母亲托付给约翰,吩咐约翰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并照顾。耶稣,上帝的儿子、世界的救主,是如此地关怀我们每一个人。约翰明白这一点,因此他称自己为“耶稣所爱的门徒”。这与活在否认中的祭司长,和陷于矛盾中的彼拉多不同,约翰的回应是虔诚的。我的回应也应该如此,俯伏在祂脚前,去爱那位先爱我们、并为我们舍命的主。 反思问题

18 April 2025 – 否认、矛盾、虔诚 Read More »

17 April 2025 – 从否认到恢复

从否认到恢复 2025年大斋期 | 第38天 约翰福音 18:1-40 (Irwin Seet, Chairperson, 敬拜与音乐事工主席) 每次读这段经文,我都会对彼得在面对恐惧和压力时,三次否认耶稣而感到失望。毕竟,这可是那位曾自信满满地誓言要与耶稣同甘共苦、甚至至死不渝的门徒。 然而,当我反思彼得的行为时,我意识到自己也常常以各种方式否认耶稣,即使没有像彼得在院子里那样戏剧性或公开的否认耶稣。虽然我可能从未明说:“我不认识祂”,但我的行为和态度常常反映出否认耶稣,而这些否认常常源自于恐惧、对安逸的追求,或是图一时的方便。就如以下一些例子: 在马太福音第26章:75节,当彼得听见鸡鸣时,他想起了耶稣曾对他说的话,深感内疚和悔恼便痛哭起来。在耶稣复活后,祂寻到彼得,不是为了责备或定罪他,而是为了恢复他。在加利利海岸,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这直接对应彼得三次的否认。每次彼得都很肯定地回应,而耶稣也在他每一次的回应后确认他的使命,“喂养我的小羊”(约翰福音第21章:15至17节)。耶稣不仅宽恕了彼得;祂还重新委任了他,赋予他新的目标和使命。这段对话揭示了没有任何失败是无法被赎回的,而神的爱总是大于我们的过错。 通过我的反思,我明白彼得的否认不仅是关于失败,更是关于神的恩典。当我通过沉默和不作为、妥协或自给自足来否认祂时,我会请求神的宽恕与恢复。我相信祂的爱与宽恕给了我重新站立的机会,使我得以恢复与更新,去实现祂在我生命中的使命。 Reflection Questions:

17 April 2025 – 从否认到恢复 Read More »

16 April 2025 – 合而为一

合而为一 大斋期 2025 | 第37天 约翰福音 17:1-26 (Charis Lim, 卫斯理数码事工主席) 以下是约翰福音17:21-22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1 使他们都合而为一,像父你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一样;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让世人相信你差了我来。 22 你赐给我的荣耀,我已经赐给了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 约翰福音17章通常被称为耶稣的至高祭司祷告。这是祂临终前,记录下来的最后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祷告,耶稣为我们祈祷。他祈求我们都能合而为一,正如他和父亲合而为一一样。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花生漫画》之一是露西和莱纳斯之间的一段对话。莱纳斯是一个迷糊的小男孩,常常很难为自己辩护。在这段小品中,他正拿着遥控器看电视,突然露西跑过来把遥控器从他手里抢走,换了频道。莱纳斯为自己辩护说:“你有什么权利把遥控器从我手里拿走?!”露西回答:“你想知道我有什么权利吗?”她举起每个手指说:“一、二、三、四、五。单独看它们并不那么可怕,但当它们聚在一起时,就能形成强大的敌人。”莱纳斯无奈地看着自己的手,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那样合而为一呢?” 耶稣为我们祈祷。这是祂在被钉十字架之前对教会的告别信息。我相信他的祷告精髓就在莱纳斯的话中。他在祈祷我们都能“合而为一”。当我们团结“合而为一”时,我们就成为对抗世界黑暗的强大力量。 这就是耶稣对合一的愿景。他说,合一就像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一样。上帝的荣耀正等待在教会中显现。为了完成上帝的使命,我们被呼召成为一个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社区中,向世界展示上帝合一的民族,无论上帝把我们安置在何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当我们合而为一时,我们将成为上帝国度的强大力量! 我如何才能与他人“合而为一”呢? 主耶稣,愿你使我们合而为一,像你和天父合而为一一样。愿我们在天父里明白完全的合一,并彰显天父的荣耀。愿我们不单独前行,愿我们并肩作战,成为对抗这个世界黑暗的强大力量。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 反思问题:

16 April 2025 – 合而为一 Read More »

15 April 2025 – 确定的应许

确定的应许  大斋期 2025 | 第三十六天 约翰福音 16:1-33 (Lucas Chow, 委员, 教会执行委员会) 在《约翰福音》第16章中,我们看到耶稣警告门徒,因祂的缘故,他们将面临患难。然而,祂也给了他们一个确切的应许:当祂回到父那里时,“真理的圣灵”将与他们同在。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熟悉幼儿园开学第一天的场景,那是混乱的!孩子们哭着找父母,父母则透过窗户向孩子保证自己就在附近,而老师们则努力让课堂恢复秩序,以便开始教学。不久,孩子们便会明白一切都好,幼儿园只是暂时与家人分离,而他们将开始享受在幼儿园的时光。 回顾我的信仰旅程,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完全接受神的确定应许:我的罪得以赦免,我的祷告被听见,我可以向圣灵寻求安慰和引导。 当我刚成为基督徒时,我曾挣扎于罪得赦免的简单性。我怀疑自己的罪是否真的被赦免,自己的救恩是否稳固。当事情没有按照我想象的方式发展时,我也曾疑惑祷告是否被垂听。我犹豫是否向神寻求指引,反而试图靠自己承担一切。 感谢神,随着我更多地阅读祂的话语,祷告(尤其是为智慧而祷告)、与其他基督徒同行,并参与各种事工,我对祂的应许逐渐建立起了信心。我经历了无条件的爱,也见证了以无法想象的方式成就的祷告蒙应允。 在这个大斋期中,愿你再次经历神和祂那确定的应许。 反思问题:

15 April 2025 – 确定的应许 Read More »

14 April 2025 – 享受与耶稣和他人的深厚团契

享受与耶稣和他人的深厚团契 大斋期 2025 | 第三十五天 约翰福音 15:1-27 (Nijendra Mahendra, 教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祷告与赞美事工主席) 在过去的两年里,主通过《约翰福音》第15章向我传达了两个主要信息: 在我漫步大自然、观察各种树木及其独特的枝干系统时,我意识到枝子彼此相连对于整棵树的繁茂是多么重要。这让我重新认识到,在教会、家庭和工作中担任不同角色时,有时我需要为其他两三个人加油和支持;有时我需要接受他人的鼓励和支持;有时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完成团队中的任务。但无论我是何种枝子,我都被提醒要始终留在耶稣这棵葡萄树上,清楚祂希望我在各种角色中成为什么样的枝子。​ 耶稣所展现的团契提醒我放慢脚步,与他人建立更深的属灵友谊。与他人享受深厚的团契是如此美好,我会优先考虑并珍惜这种关系,同时完成主为我设定的任务。​ 展望未来,我将忠实于耶稣呼召我成为的枝子。这可能意味着在不同的情况下成为不同类型的枝子,但始终将我的焦点和信任放在我的葡萄树 — 我的耶稣身上。​ 我也将有意识地放慢脚步,更加关注他人,享受与耶稣和他人的深厚团契。 反思问题

14 April 2025 – 享受与耶稣和他人的深厚团契 Read More »

11 April 2025 – 圣灵在我们里面

圣灵在我们里面 大斋期 2025 | 第33天 约翰福音 14:15-31 (David Mok, 教会分析事工主席; 平信徒副领袖) 第26节触动了我,“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把一切事教导你们,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过的一切话。“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安慰门徒,应许他们当祂离开后,父神将差派圣灵来陪伴他们,与他们同在。 耶稣称圣灵为“保惠师”,是真理的灵,祂要教导并提醒耶稣的跟随者祂所说的话。圣灵不是外在的存在,而是住在信徒里面,赐能力并教导我们遵行基督的命令。 圣灵往往在基督徒的生命被低估,然而事实上,祂在我们的属灵成长和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三位一体真神的一部分,圣灵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而是神自己,住在我们里面,引导、赋能并改变我们。在约翰福音 第14章:26节,耶稣强调了圣灵的重要工作:教导我们一切,并提醒我们祂的话语。圣灵的神圣同在确保我们理解耶稣的教导,而这正是世人所无法领会的。我们在读圣经时,是否常常归功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我知道自己有时会犯这个错误。很明显,如果我们以世俗的眼光阅读圣经,就会感到困惑;但若有圣灵的帮助,我们就会得到恩典,能够领悟真理。 我立志在每次阅读圣经时都要祷告求圣灵赐我悟性。我会寻求圣灵的帮助和引导,以理解耶稣的道路,并承认若没有祂的帮助,我无法真正明白神的话语。 亲爱的圣灵,请原谅我没有意识到您是我理解基督教导的启示者。原谅我将理解神的道路归功于我自己的认知能力而骄傲。求您帮助我,在一切事情上都能敏锐地感受到您的带领。引导我,改变我的心思意念。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反思问题

11 April 2025 – 圣灵在我们里面 Read More »

10 April 2025 – 信靠耶稣

信靠耶稣 2025年大斋期 | 第32天 约翰福音 14:1-14 (Tony Tng, 委员, 教会执行委员会) 耶稣在世上的最后几天,向祂的门徒们显明其中一人将背叛祂,祂也即将离他们而去。如果我是其中一位门徒,我一定会感到困惑、害怕、愤怒、疑虑,并对未来充满不安。毕竟,他们已经跟随耶稣三年,一同生活,见证了无数神迹奇事,并确信他就是弥赛亚。他们才刚刚开始明白并接受耶稣神圣的身份,而弥赛亚是不应该死的。如果耶稣要离开,他们还能依靠谁呢?在他们都尽在复杂的情绪中,耶稣离他们很近也知道门徒们内心的困扰。因此,在约翰福音第 14章:1节,耶稣向他们保证自己的身份,祂是他们可以信靠的那一位,只要他们相信。祂提醒他们要住在祂里面。 14年前,我曾经历过类似的情绪起伏。当时,我的小儿子被阿德莱德大学录取,攻读医学专业。我为他感到高兴,但同时也充满了恐惧、不确定和疑虑。在几天的时间里,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反复思考这个决定。我害怕,因为我从未去过阿德莱德,不知道如何指导我的儿子。我害怕,因为在那座城市没有熟人可以照顾他。我害怕,因为我对阿德莱德的社会环境一无所知。此外,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住宿的选择、饮食是否合适、环境是否安全等问题。接着,疑虑也浮现出来:送他去这么远的地方学习多年,真的是正确的决定吗?让他去阿德莱德学习医学,是否合乎神的旨意?这些问题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当我找不到答案时,我最终决定向神寻求帮助。我相信神一定知道所有的答案。于是,我不住地祷告,全然信靠神,求祂指引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神真的回应了我的祷告!我突然得知远房亲戚的儿子也要去阿德莱德学习,他们问我俩的孩子是否可以合租一套公寓。接着,我的妻子发现一位多年未联系的老朋友竟然搬去了阿德莱德,可以照顾我的儿子。此外,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侄女也在阿德莱德学习,并愿意提供帮助。 哇!神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而是三扇门!这些事情让我彻底安心,我的疑虑一扫而空。神向我确认是祂派遣我儿子去阿德莱德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是的,耶稣是可信靠的,祂会为我们打开门并铺平道路。因此,我深信我的儿子在那里会平安无事,因为这是神的旨意。最终,他不仅顺利完成了医学学位,如今还在当地从事儿科医生的工作。一切荣耀都归给独一的真神,祂永远与我们同在,我们可以完全信靠祂! 思考问题

10 April 2025 – 信靠耶稣 Read More »

9 April 2025 – 耶稣知道

耶稣知道 大斋期 2025 | 第31天 约翰福音 13:21-38 (Sarah Khoo, 教牧同工, 儿童事工) 约翰福音13:21-38为我们描绘了耶稣与门徒最后一次聚集的情景。耶稣预言了犹大的背叛和彼得的否认。让我注意到的是门徒们对耶稣话语和举动的反应。犹大和彼得的回应,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反思的空间。我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揣测自己会如何回应耶稣的话语和举动。我会像犹大一样成为背叛者,还是像彼得一样成为否认者? “耶稣心里忧愁。”他对犹大即将背叛的忧虑表达了他的人性。作为完全的人,耶稣可能想阻止犹大,因为他知道犹大背叛的后果只会摧毁犹大。但作为完全的神,耶稣知道犹大的背叛是必须发生的。耶稣允许犹大的选择并做出他原本打算做的事。此时的犹大,跟随耶稣已有一段时日,也许他已经意识到,跟随基督并不能带来个人的利益,反而意味着成为神的仆人,必须作出无私的奉献。这可能让他失去了跟随基督的动力,从而失去了对耶稣的信心。犹大屈服于撒旦的诱惑,显示出他属灵的黑暗。耶稣知道这一切将会发生。 耶稣知道他对父神旨意的顺服已经达到了高峰。在犹大离开之后,耶稣赐给门徒一条新命令:彼此相爱。通过效法祂对他们的爱,便能向世界彰显自己是祂的门徒。 接着,祂预言了彼得的否认。耶稣知道彼得的心,祂的用意是要使彼得谦卑。彼得曾夸口要跟随耶稣的脚踪,甚至愿意为他的主和朋友舍命。但耶稣知道,当彼得面临威胁生命的压力时,他会否认祂。彼得需要面对自己的软弱,他需要上帝的引导和力量,才能继续完成基督交给他的使命。耶稣的预言是要谦卑他,而非让他失去信心或对神的顺服。 我们知道故事的结局:彼得在否认主后深感懊悔。耶稣知道彼得会悔改,他看见了彼得的内心,知道尽管彼得曾否认并自夸,但最终彼得会忠心。这个事件帮助彼得明白了在谦卑中服侍上帝的意义。 当我反思时,我是像犹大还是像彼得呢?我需要采取的姿态是来到上帝面前,允许圣灵鉴察我的内心,就像诗篇139:23中所说:“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 我可能有着与犹大或彼得相似的动机。但我知道,耶稣爱他们二人。耶稣因彼得纯洁的心和忠诚而恢复了彼得,但犹大因为选择跟随仇敌而陷入了属灵的黑暗。 耶稣认识我,祂知道我既不是犹大也不是彼得。我是祂的门徒之一,渴望忠于神的旨意直到最后,并紧紧跟随祂—我的主和我的良伴。像彼得一样,如果我失败并屈服于诱惑,他会恢复我。耶稣知道我对主上帝的心。 反思问题

9 April 2025 – 耶稣知道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